
我們相識
鏈冶材已陪伴您個月時間了
這一年,您共登錄鏈冶材超過天
發布了條資訊
結識了位合作伙伴
更多...
礦熱電爐的電極操作包括電極殼的接長、電極的下放、電極糊的加入、電極檢查、電極事故及其處理等問題。
1.電極是鐵合金電爐關鍵部位。正確使用和維護電極(尤其是自焙電極),直接影響到電爐能否正常運行。因而冶煉操作人員必須了解自焙電極的特性,正確使用和保護電極,減少和避免各種電極事故的發生,對電爐設備正常運行、電爐爐況順行、降低能耗指標有積極、重要意義。
2.電極是電爐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短網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依靠電極把爐用變壓器輸送出來的低電壓、大電流輸入爐內,通過電極端頭的電弧、爐料電阻及爐內熔體,把電能轉化為熱能來進行高溫冶煉。因此,保持電極完好、正常狀態是電爐運行正常的重要保證。
3.一般碳質電極按其加工制作的工藝不同而分為三種:即碳素電極、石墨電極和自焙電極。通常,由于自焙電極工序少、成本低而被廣泛地使用于礦熱爐上。生產硅鐵、高碳鉻鐵、高碳錳鐵、硅錳合金、硅鈣合金等鐵合金產品,均使用自焙電極。
4.自焙電極由電極殼和電極糊組成。所謂自焙電極就是將用無煙煤、焦炭、瀝青及焦油為原料在一定溫度下制成的電極糊加入到已經安裝在電爐相關設備上的電極殼內,經燒結焦化而形成的電極。在冶煉過程中,隨著電極的不斷消耗和下放,必須在電爐上部定期接長電極殼,加入電極糊,以期獲得燒結情況良好、致密性好的電極。
5.自焙電極燒結的熱量來源于:(1)電流通過電極本身時產生的電阻熱,是電極燒結的主要熱源,也可以說自焙電極的燒結過程是由通過電極的電流決定的;(2)電極熱端的向上的傳導熱,使由上往下移動的電極糊被加熱;(3)爐口的輻射熱和氣流的對流熱。自焙電極的燒結過程實際就是隨溫度的提高而使電極糊中粘結劑逐漸分解排出揮發物的過程。
6.底部環下端距離料面(爐況正常時的料面高度)距離小于500㎜時,準許壓放電極。電極焙燒情況良好,燒結正常時每相每次壓放量不超過20㎜。一般,壓放電極工作應在每爐出鐵后進行。正常冶煉期間不允許壓放電極。壓放電極期間,冶煉巡視工、儀表工應密切配合,聽從指揮,要求冶煉巡視工在液壓站注意觀察電極壓放情況。
7.正常情況下不允許停電壓放電極,電極燒結情況正常時,壓放電極時應根據操作要求降負荷30%左右方可進行操作。壓放電極后在10-15分鐘內快速用滿各相負荷。電極燒結不正?;虬l生異常情況時,允許停電壓放電極。
8.電爐檢修或較長時間停電時,為防止電極熱量散失和引發電極冷凝,應適當將電極上抬,附加部分焦炭,然后下插電極,并將電極周圍的爐料向電極四周推攏,盡可能將銅瓦以下裸露的電極部分全部埋入爐料中,并注意活動電極防止電極粘連。電爐大、中修或長時間停電時,應將電極殼蓋密封好防止灰塵落入積存,引發電極事故。
9.根據電極消耗情況,每相、每天必須及時添加電極糊。不允許隔一(或多)天添加電極糊,每相每次加入量根據糊柱高度確定。加糊后應將平臺四周清掃干凈,防止電極糊塊引起平臺和電極殼連電短路造成人身、設備事故。如對電極糊有特殊需要時另行規定。
10.電極糊糊柱高度通常由底部環以上算起,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的糊柱高度。一般,要求糊柱高度為:4.5-5.0米,不允許糊柱過高或過低,不允許電極殼內冒大量黃煙現象(虧糊)發生。
11.凡有電極下滑、流油、漏糊、軟斷、硬斷以電極間打弧嚴重等現象時應立即停電處理(不用降負荷直接停電)。
12.電極懸糊(懸料)及其處理方法:所謂懸糊就是指電極糊在電極殼內懸住,使糊柱出現較大的沒有電極糊的空洞的現象,稱為懸糊,也叫懸料。產生原因:(1)糊柱上部溫度過低,使電極糊不能熔化下沉。(2)加糊時,電極糊塊過大塞夾在兩個筋片間繃住。一般懸糊事故多發生于冬季或開爐期間、多發于密閉爐或糊柱過高時。處理方法:(1)密閉爐用木棒敲擊電極,使懸料下落,必要時可停電,割開懸料部位電極殼,捅落或用油布燃燒使懸料熔化下落。(2)敞口爐或半封閉爐可停止送風,使懸料熔化下落,也可用重錘從電極殼內砸落懸料。
13.流油、漏糊及其處理方法:液態或半液態的電極糊從電極殼破損處流出稱為漏糊。產生原因:(1)電極殼與銅瓦接觸不良,打弧擊穿電極殼;(2)電極燒結不好,一次壓放量大,同時使用負荷過快、導致電極殼上電流密度過大,發紅刺火燒穿電極殼。(3)電極殼接長時焊縫開裂或未焊接好。(4)電極定位器絕緣不好或其他導電物質在相間引起連電打弧擊穿電極殼所致。處理方法:(1)小的流油、漏糊可直接降低負荷,小負荷燒結一段時間即可。(2)漏糊情況比較嚴重時應立即停電處理送電后慢用負荷、謹慎操作焙燒電極。(3)漏糊情況嚴重時首先必須把漏在爐口內的電極糊全部清理出爐,然后用鐵皮在原有的電極殼上打箍把漏洞焊好,并及時補加電極糊,再用木柴或碳塊烘烤電極,待其表面硬化后方可進行死相焙燒或使用小負荷焙燒。
14.電極硬斷及其處理方法:電極在已經燒結好的部位斷裂稱為硬斷。發生原因:(1)電極糊質量有問題,灰份高,揮發份低,粘結力差造成電極自身強度不夠。(2)電極燒結過程中,在揮發階段停留時間短,電極中氣孔率高,導致強度降低。(3)電極糊中夾雜泥土雜物或糊柱表面灰塵太多。(4)糊柱高度過高,導致電極糊化清,顆粒分層。(5)爐況不正常,電極位置高,升降頻繁,升降幅度大,受外力損傷。(6)電極垂直度不夠、絕緣不好造成偏燒、外傷。(7)電極過燒。(8)熱停爐次數多,而且間隔時間短,造成頻繁的電極急冷急熱所致。(7)熱停爐后處理不當,送電后使用負荷過快,或長時間停爐,因急冷急熱產生應力所致。處理方法:(1)斷頭不超過500mm且不好取出時時,將斷頭壓入爐料中,并偏加部分鉻礦或減少料批中焦炭配比量,盡快在爐內消耗掉斷頭,根劇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電極壓放次數及每次壓放量。(2)斷頭過長時必須取出,然后壓放電極,可直接進行死相焙燒或先用木柴、碳塊烘烤后再送電焙燒,但是必須謹慎操作,防止引發軟斷事故,使事故擴大。
15.電極軟斷及其處理方法:電極在未燒結好的部位折斷稱為軟斷。發生原因:(1)電極糊質量有問題,揮發份偏高,軟化點偏高。(2)由懸糊事故引發。(3)電極殼鐵皮過薄或焊接質量差。(4)漏糊后處理不及時。(5)電極燒結情況不好,電極一次壓放量過大或電極下滑時停電不及時引發。(6)壓放電極后使用負荷太快,電流過大擊斷。處理方法:(1)迅速松開銅瓦下壓到原來部位,將漏糊處夾在銅瓦內,夾住原來硬頭上抬電極,調節冷卻水量及風量,合理分配負荷焙燒電極。(2)迅速松開銅瓦下壓到原來部位,將漏糊處夾在銅瓦內不能上抬電極時,應將斷頭坐實,上抬其余兩相電極,對該相電極進行死相焙燒。(3)經上述方法處理后,斷頭處無法接上,可將斷頭取出,按電極硬斷處理方法處理,情況嚴重時,在電極底部焊底,重新加電極糊,按新電極焙燒方法處理。16.電極過燒及其處理方法:電極在底部環以上部位已過早燒結好的現象稱為電極過燒。發生原因:(1)底部環冷卻水量過小。(2)底部環與電極間接觸不良。(3)電極糊軟化點過底。(4)爐況不正常。(5)電極下放時間間隔過長,引起電極過燒。(6)絕緣不好。處理方法:(1)降低該相電極負荷,開大冷卻水或風量。(2)人為加快電極消耗速度。(3)調整電極糊配方。(4)必要時打斷過長的電極端頭。(5)及時檢修設備,調整爐況。
17.電極冷凝及其處理方法:在熱停爐后,因活動電極不及時或其它原因,造成電極與爐內的熔融料粘結在一起不能活動的現象稱之為電極冷凝或電極粘連。處理方法:(1)若只有一相電極冷凝時,適當地調整二次電壓,上抬其余二相電極送電,待爐料熔化后自然上抬即可。(2)若三相電極均發生粘連時,可將變壓器電壓級調**低電壓或倒為星型連接方式送電直*三相電極周邊的粘料熔化后即可上抬電極。
18.加電極糊操作注意事項:(1)添加電極糊工作由生產部指定專人負責,由專人專門負責三相電極的加糊工作,確實保證三相電極安全、保證電爐正常運行。(2)加糊程序為:先測量糊柱高度,確定每相電極的加糊量,再計量,將電極糊從糊庫拉運*計量處,計量后拉到平臺上,經破碎后加入電極殼內。如實、認真做好糊柱高度測量及每相加糊量的記錄工作。(3)為防止和避免懸料事故,要求加糊時糊塊粒度不大于100㎜。運輸過程中電極糊產生的碎塊、碎面應一同加入電極殼,不允許有剩留物。(4)電極糊必須保持干凈、干燥,如灰塵較多時可用氣吹,必要時可用水清洗,但清洗后的電極糊必須干燥后再加;為防止灰塵落入電極殼內,必須加糊前才能揭開電極殼蓋,加完糊后立即將蓋蓋好。正常運行中電極殼蓋必須蓋在電極殼上。(5)加糊時應從電極殼中心部位垂直加入,盡量減少電極糊對筋片的撞擊,不允許砸歪、砸落筋片;加糊時糊塊中不允許夾雜有其他雜質,不允許將手套、工具及其它物品掉入電極殼內,如有發生及時報告處理。(6)嚴格按規程要求控制糊柱高度。糊柱高度計算方法:H糊=H2+a-H1H糊:糊柱高度 H2:護筒上沿*電極殼上沿高度H1:電極糊面*電極殼上沿高度 a:護筒長度:(7)糊柱高度和糊柱表面情況是加糊時間間隔的衡量標準。當糊柱高度低于規定要求或電極殼周圍的電極糊出現稍許熔化時,應及時添加電極糊,不允許電極殼內冒大量黑煙、黃煙(糊柱過低、虧糊)現象發生。絕對不允許出現電極糊化清(表面全部熔化)。(8)一般要求每相電極每天應加糊一次。(9)加糊人員(包括其他人員)在操作時必須注意不允許用身體或導電物體在兩相電極間連接、碰觸,禁止碎糊塊或其它導電物品掉入護筒內。(10)發生電極事故后,加電極糊應靈活掌握,在相關人員指導下根據需要及時添加,必須保證糊柱高度符合工藝技術操作規程并滿足使用要求。
19.電極殼制作的一般要求:(1)自焙電極的電極殼由金屬外殼和內部徑向分布的多個筋片組成,電極殼的主要作用如下:A、作為電極糊的成形模具并提高電極的強度;B、作為導體將電流傳輸給進行燒結的電極糊;C、焙燒電極的加熱體,在電極未燒結好時承受大部分電流;D、低溫下承受電極的重量。(2)保證制作電極殼的鋼板平整、無銹斑、污跡。(3)制作電極殼時應保證其正圓形狀,接口處全部焊接,要求焊接平整、無漏處、無砂眼、無氣孔。(4)在電極殼內等距離地焊接12片筋片,每個筋片上要求有4-5個切口。將各切口的小三角形舌片分別交錯地向兩側折彎約30-45o角,要求與電極殼接觸處全部焊接,焊縫平整、無漏焊處。(5)制作電極殼用的冷軋鋼板及筋片,不允許生銹或有其它污跡,制作好的電極殼應存放于干燥的庫房內,防止碰撞變形及生銹。
20.電極殼接長的基本要求:(1)電極殼接長時新裝電極殼筋片必須與原有電極殼筋片上下對齊。(2)必須保持新裝電極殼與原有電極殼的垂直度。(3)如果新裝電極殼需插入原有電極殼時,插入長度應為20㎜左右。(4)接口不好接時,應注意不能亂砸、強裝。必須保證接口處平整、無凹(凸)點、焊縫粗糙時應用鉸磨機打平,不允許焊縫處漏油、漏糊。